教育市场赛事乱象亟需规范
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兼董秘叶培明反映,教育产业化政策在推动中国教育产业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引发教育市场的恶性竞争和基础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尽管国家和各地教育部门都明令禁止把赛事结果作为择校和升学的依据,但实际生活中各项赛事发挥了“隐性参考”的作用。
目前,教育市场赛事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赛事无序。目前,全国乃至地方教育市场影响升学与择校的赛事不知凡几,仅是围绕奥数的赛事就不下二十项,这从各地小升初递交的申请材料中可见一斑。
二是黑幕重重。权力和金钱已成为影响赛事结果的重要砝码。由于获奖名额均控制在所谓的组委会手中,通过“黄牛”5000元可获得某项赛事的二等奖,1-2万元就可以有一个一等奖,更别提由某某机构或公司暗中赞助的赛事。发起一项赛事,在赚取大量报名费的同时还有不少的“黑幕”收入。
三是赛事无监管。国家及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负面清单中缺少对教育赛事的相关规范与禁止条款,不少国外教育机构已联手一些国内培训机构向中国教育市场赛事渗透。各地方教委网站的监督与投诉栏目几乎与教育赛事无缘,且各赛事的相关过程材料均由组委会把控,即便投诉有门也投诉无据。
教育市场赛事乱象,不仅加重了普通家庭生存与生活的压力,破坏了教育市场的公平公正,更严重污染和残害参赛学子们幼稚的心灵,必须加以规范和监管。为此,建议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在以下三方面加以监管:
一、将规范与监管教育市场赛事纳入权力清单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市场赛事出具指导性意见,尤其对于涉及全国性的赛事更应加以规范和监管,这样才能让“三公”原则从教育入口浸润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灵魂,并成为重构当今中国人文秩序的重要支架之一。
二、实行赛事登记备案制度
对赛事进行登记备案并由各赛事组委会对赛事的公平公正负责,可有效抑制教育市场赛事的滥行和对赛事结果的随意操控;未经登记备案的赛事坚决予以取缔,并对相关发起人进行追责,如罚款、禁入乃至其他法律责任。
三、设立赛事监督投诉平台
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区域范围内的赛事进行规范、监管及投诉处理。在相关网站设立赛事监督投诉平台,既可加大各赛事组委会随意操控赛事结果的成本和风险,又可将投诉作为立案和查证的线索与依据。
(九三学社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