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尽快将肺癌靶向药物纳入大病医保
民建会员、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内控合规部总监欧阳晓反映,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原因,其中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二位。肺癌按照组织学分为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比达85%。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药物以其治疗精准和较小的毒副作用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延长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肺癌靶向药物一直以来因为价格昂贵令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肺癌靶向药物每月的药费最便宜的也要在1万元以上,虽然服用满一定时间可以申请慈善赠药,但整个疗程的费用至少在6万以上。很多患者迫于经济压力,要么采取副作用很大的传统化疗,要么因病致贫,要么放弃救治希望,更有患者冒险从网络上购买印度等地制造的“走私”仿制药(占比30%-40%),甚至自行购买化学原料配药。肺癌患者因误服假药而延误治疗、浪费金钱、最终失去生命的例子并不少见。
至今,全国只有内蒙古、江西、浙江、江苏、广东、海南、福建和烟台、青岛等省市将肺癌靶向药物列入了医保报销目录。但为了防止过度使用肺癌靶向药物,建议设置一定条件,把靶向药物列入大病医保。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靶向药物有条件纳入大病医保
将基因检测呈阳性的符合靶向药物服用条件的肺癌患者纳入大病医保。只纳入大病医保而不纳入基本医保的好处是避免靶向药物高额的医疗费用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冲击过大。
二、建立多方补偿体系
由于靶向药物价格昂贵,将其纳入大病医保后仍会有部分费用需要患者承担,如果在报销之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建议可以通过医疗救助、慈善补贴和商业保险等形式,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三、与药厂谈判争取降价
目前一些国际大型药厂因为药品专利保护的原因,往往药价较高。建议学习印度等国家的符合国民利益的强仿政策,虽然其对专利保护不利,但不妨借以和药厂谈判,推动药物降价。
(浦东新区政协供稿)